词云成语网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家乡考据

位置:词云成语网 > 诗词大全> 魏征家乡考据

魏征家乡考据

查看魏征全诗

  魏徵是唐代巨鹿人,唐代巨鹿为今邢台市巨鹿县,唐代邢州(今邢台市)也曾改名为巨鹿郡,遍观唐、五代、宋、元、明、清、民国、新中国至今的历代史志、碑铭、家谱、铁像、祠堂、诗文等,关于魏徵是巨鹿人的记载,多如牛毛,因此魏徵是今邢台市巨鹿县人,是没有疑问的。

唐代记载  唐代吴兢《贞观政要》中记载:魏徵,钜鹿人也。近徙家相州之内黄。  唐代欧阳询书《唐京兆开元寺钟铭》碑刻铭文中记载:秘书监检校侍中钜鹿郡魏徵撰。  唐代杜淹《文中子世家》中记载魏徵是巨鹿人  唐代《九成宫醴泉铭》也记载魏徵为巨鹿人。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贞观政要》等这些唐代成书的文章要比五代时的旧唐书和宋代时的新唐书早几百年。因此更有权威和参考价值。

五代记载  五代后晋时官修的《旧唐书.魏徵本传》中记载:生于周大象庚子,名征,字玄成,巨鹿(今河北巨鹿)人。

宋代记载  比欧阳修的新唐书早约100年的《太平寰宇记》中记载:魏徵是巨鹿人  和欧阳修编著的新唐书同时代的司马光编著的《资治通鉴》记载魏徵为巨鹿人。

元代记载  元代大学士虞集所撰《顺德路魏文贞公宋文贞公祠堂记》说记载魏文贞公征是顺德路巨鹿9今邢台巨鹿县)人。  元代王守正所编《道德真经衍义手抄》记载:“宰相魏徵,钜鹿人也。时上疏谏之”钜鹿即为今邢台巨鹿。

明代记载  明代巨鹿县《魏相祠记》中记载:此巨鹿为公桑梓,铜马之墟,印垄榛莽。  明代顺德府建造有《三文贞公祠》,在祠堂记中也明确记载魏徵是巨鹿人。  明代《顺德府志》、《巨鹿县志》均记载魏徵为巨鹿人。

清代记载  一、 清代台州市《魏氏宗谱》  清代台州市《魏氏宗谱》记载魏徵为顺德府巨鹿人,“魏徵厥里居固直隶顺德府钜鹿县人”,直隶顺德府钜鹿县即为今河北省邢台市巨鹿县。浙江省台州市魏玉生先生于2004年给邢台巨鹿县来信谈:“我在一份资料上看到有关魏徵故里的争议,现将我们台州魏氏族谱中的记载,提供给你们参考。  1、台州魏氏在清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修谱序言中记载:‘魏徵厥里居固直隶顺德府钜鹿县人’(河北省邢台市巨鹿县)。  2、台州魏氏始祖魏宗谅是魏徵的曾孙,也是钜鹿县人。其《魏氏族谱》中记载:“魏徵子叔瑜、孙华、曾孙宗谅。族谱中记载魏宗谅的家乡是‘直隶顺德府钜鹿县’。”  这封信已明白无误地告诉人们:魏徵故里是现今之河北省邢台市钜鹿县。同时也揭开了一个谜,即《贞观政要·魏徵传》载:“魏徵钜鹿人也,近徙家相州之内黄”,其“近”在何时?据查《贞观政要》约成书于720年。而魏宗谅于公元710年之任台州刺史。由此推断则徙家当为710至720年之间,方可谓“近”。  二、清代光绪年间兰溪市《魏氏家谱》  清代光绪年间兰溪市《魏氏家谱》明确记载,兰溪魏姓始祖系唐代名臣魏徵,出于巨鹿郡(唐代巨鹿郡为今邢台市),这套家谱共分四卷,前三卷为清光绪年间的印刷本,后一卷为手写本。据介绍,该家谱最后一次重修是在清代光绪二十四年,家谱记载了初唐至清朝光绪年间兰溪游埠魏家村魏姓家族的繁衍、生息情况。家谱中不但有魏徵等家族中名人的介绍及画像,还收录了清代皇帝对魏家所下的诏书。据家谱记载,魏姓最早出于河北巨鹿郡(今邢台市),而兰溪魏姓则是在宋代由福建建宁迁入。

民国发现  民国时期北宋邢州巨鹿古城发掘出唐代时期的巨鹿魏徵祠堂和魏徵铁像也证明魏徵是邢台巨鹿人。  1918年,河北邢台巨鹿县遇大旱.漳河水干.民众打井自救.无意中挖出大批古陶瓷.顿时引起国内外轰动.知识界与考古界极为震惊.天津博物院于1920年亲临巨鹿进行考古调查,1921年,北京历史博物馆对巨鹿故城三明寺进行正式发掘。  考古发现:钜鹿城南门内路东靠北有一处唐代建筑物“魏徵祠堂”,祠堂内有唐代所铸的魏徵铁像。有人要发掘该祠堂。因南门外有一小村村民皆姓魏,言称为魏徵后人,前来阻止发掘,所以保存未毁,解放后魏徵铁像不知所踪。

《辞海》记载  1999年版《辞海》对魏徵词条进行了修改:“魏徵,唐初政治家。字玄成,巨(钜)鹿人,后移居相州内黄。”依据不再是新唐书也不是旧唐书,而是《贞观政要》,可以说魏徵故里是巨鹿得到专家一致认可,也还了邢台巨鹿一个清白。  和邢台多如牛毛的史志、家谱、碑刻、诗文、祠堂、文物等都记载魏徵是巨鹿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馆陶县地方史志和文物在明代以前对魏徵毫无记述,同样晋州的地方志最早记载魏徵的也是在明代,之前无任何文物可考,但是关于魏徵是邢台巨鹿人的记载则跨越唐、五代、宋、元、明、清、民国、新中国的各种史志、家谱、碑刻、诗文、祠堂、文物等,这些都明确而清晰的说明魏徵是巨鹿人。

推荐古诗: 除夜寄弟妹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欲与元八卜邻,先有是赠曲江二首赤壁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山中送别绝句(扁舟明月两峰间)一丛花(今年春浅侵年)题西太一宫壁(柳叶鸣蜩绿暗)

推荐诗句: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以色事他人,能得几时好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雁柱十三弦,一一春莺语鹔鹴换美酒,舞衣罢雕龙雨落不上天,水覆难再收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八面见光  形容人非常世故,各方面都能应付得很周到。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本小利微  微:薄。本钱小,利润薄。指买卖很小,得利不多。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薄寒中人  薄寒:轻微的寒气。中人:伤人。指轻微的寒气也能伤害人的身体。也比喻人在衰老或患难之中时经不住轻微的打击。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伯道无儿  伯道:邓伯道。旧时对他人无子的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