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云成语网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翻译

位置:词云成语网 > 诗词大全> 师传翻译

师传翻译

查看师传全诗

  黄帝说:我听说前辈老师有很多心得,没有记载在简牍上,我想了解它们而将它们保存下来,作为准则加以推广实行,上可以统治百姓,下可以修养自身,使百姓没有痛苦,统治者和百姓相互和睦友爱,美德流传后代,使得子孙继承优良传统而无忧,这样的状态流传百世,没有终止之时。所有这些我可以了解吗?

  岐伯说:你问的是很深远的问题啊!统治百姓和修养自身,统治那里和统治这里,处理小事和处理大事,治理国家和治理家庭,从来没有逆其情而能治理好的,只有顺其情才能治理得好。顺其情,不只是阴阳、经脉、营卫之气的顺逆,人民百姓也都希望能顺从他们的意愿。

  黄帝问:怎么才能顺其情呢?

  岐伯说:到一国应先问清人家的礼俗,到别人家去应先问清人家的忌讳,登庙堂应先问清见君主的礼节,给人看病应先问清病人的适与不适。

  黄帝问:怎样才能用适当的方法治疗病人呢?

  岐伯说:肠胃中热患消瘅病的人,适宜于用寒的疗法,而内寒的病人则适宜于用热的疗法。胃中热,食物消化得快,使人心悬,常有饥饿感,脐以上的皮肤发热。肠中热,则排出的粪便象糜烂的粥,脐以下的皮肤发寒。胃中寒,就会腹胀;肠中寒,就会肠鸣,大便清稀且有不消化之食物残渣。胃中寒,肠中热,则腹胀而且腹泄;胃中热,肠中寒,就会总觉得饥饿且小腹疼痛。

  黄帝说:如果胃热却想吃寒冷的饮食,肠寒却想吃热的饮食,寒热两者是性质相反的,怎样治疗此症呢?特别是王公大人和一向肉食的君主,骄恣纵欲,看不起任何人,就无法使他们禁忌一些食物。让他们禁忌不利食物就会拂逆其意愿,顺从他们的欲望则加重其病情,怎么办呢?治疗应该先治哪一方面呢?

  岐伯说:人之常情,没有不愿意活着而愿意死的。如果告诉病人哪些是对他身体有害的,哪些是对他有利的,引导病人做适宜的事情,用得病者的痛苦来劝诫病人,如此这般即使有不通情理的人,哪里还会不听从劝告呢?

  黄帝问:怎样治疗呢?

  岐伯说:春夏季先治在外的标病,后治在内的本病;秋冬季先治在内的本病,后治在外的标病。

  黄帝问:怎样才能使两病相逆的病人得到适宜的治疗呢?

  岐伯说:适应这种病人的情况,在饮食衣服上要使他寒热适宜,天冷时多穿不要冻着,天热时少穿以免出汗。在饮食方面,热天不吃滚烫的食物,冷天不吃寒凉的食物。饮食衣服要寒温适中,这样正气才能内守,才能不使邪气侵入体内。

  黄帝说:在《本藏》篇中,认为身体的外形、四肢、关节、肌肉可以观察人的五脏六腑的大小。如果王公大人和临朝即位的君主问到这个问题,谁能够捏摸他们的身体然后回答呢?

  岐伯说:身体的外形肢节,是五脏六腑的表象,不是仅凭面部能观察得了的。

  黄帝说:五脏之精气,可以从面部去观察,我已经知道了,但怎么从肢节上去观察呢?

  岐伯说:五脏六腑,肺的位置最高,如遮盖一般,肩高和咽喉的凹陷情况,就是肺部情况在外的表现。

  黄帝说:讲得好。

  岐伯说:五脏六腑,心是主宰,缺盆是气血的通道。从肩端骨两端相距大小,可以观察缺盆骨的部位和形态,从而观察心脏的高下坚脆偏正。

  黄帝说:讲得好。

  岐伯说:肝就象将军一样,用它抵抗外邪,想要知道肝的健康情况,可以观察眼睛的明暗。

  黄帝说:讲得好。

  岐伯说:脾主捍卫身体健康,用它接受饮食,运送食物精华到身体各部分,观察嘴唇和舌头的色泽的正常与否,来了解脾的健康与否。

  黄帝说:讲得好。

  岐伯说:肾主水在体内运行,肾气通耳而影响听力,观察耳朵听力的好坏,可以了解肾的功能。

  黄帝说:讲得好。我还想了解六腑的表象。

  岐伯说:六腑中,胃是饮食之海,如果一个人脸颊丰满,颈项粗大,胸部宽广,表明他的胃容纳五谷是好的。鼻道长短,可以观测大肠情况。嘴唇厚,人中长,可以观察小肠情况。眼睛下眼胞大,表明胆不正常。鼻孔向上显露,表明膀胱不固而漏泄。鼻梁中央隆起,表明三焦强壮。以上是用来观察六腑情况的方法。人身体上中下三部分相称合谐,就表明内脏安定而且健康。

推荐古诗: 大堤曲青水中蒲三首主人不相识,偶坐为林泉。渔父(浪花有意千里雪)菊花别云间(三年羁旅客)己亥杂诗(一十三度溪花红)十六字令(山,快马加鞭未下鞍)口占一绝(壮别天涯未许愁)减字木兰花(维熊佳梦)

推荐诗句: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晨昏滚滚水东流,今古悠悠日西坠

热文成语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半壁江山  半壁:半边;江山:比喻国家疆土。指在敌人入侵后残存或丧失的部分国土。
  • 背城借一  背:背向;借:凭借;一:一战。在自己城下和敌人决一死战。多指决定存亡的最后一战。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屏声息气  抑制着呼吸使不出声音。形容恭敬畏惧的神态。
  • 博洽多闻  洽:广博;闻:见闻。知识丰富,见闻广博。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关痛痒  痛痒:比喻疾苦或紧要的事。比喻切身相关的事。指与自身利害没有关系。